关于巴以争端的九条问答

时间:2023-11-06 01:25:59编辑:小李

2021年巴以冲突爆发以后,很多朋友和我讨论中东问题。

这次数年来最严重的冲突,直接起因是以色列最高法院做出驱逐位于谢赫·贾拉社区的巴勒斯坦居民的决定。我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都觉得不能理解。

虽然巴以争端的每个细节都能涉及无数的争议乃至需要学术专著讨论。但还是想用这篇文章,简单通俗回答一下很多朋友关心的9个问题。

另外,文中的细节事实众多,难免有误,观点差异可能更强烈。欢迎指正错误,如果有不同意见,别着急,不要激动坐下来慢慢说。

1 巴以都争抢的土地,到底属于谁?

这是一个很重要也很朴素的问题。也意味着非常难以做【公道】的回答。

人类古代历史一般有两种证据来源,一种是文献、一种是考古。

从确信的文明来说,4000-5000年以前,中东与北非地区主要有两大文明,一是位于尼罗河畔的【古代埃及文明】。二是位于今天伊拉克的【美索不达尼亚文明】。

这两大即我们熟悉的【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而巴勒斯坦这块土地,位于两大文明的交汇处。不时为两大文明所分别统治。

而犹太人的宗教经典,成书于公元前1440到公元前400年的《圣经·旧约》,记载了犹太人,当时叫做希伯来人,在领袖摩西的率领下,离开埃及,来到【迦南】这块土地的事迹。

这就是我们很多人都知道的典故【出埃及记】。

2014年描写出埃及记的电影《法老与众神》

所以,从文献来说,迦南人先而犹太人后,但迦南人已经不存在。可以说被犹太人消灭及同化了。

从考古来说,现代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确实很早生活在那里,这点没有疑问(当然并非只有他们)。

犹太人在迦南建立了他们的王国,后面的历史波折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述。在这个过程里,犹太人和一个重要的民族非力士人发生战争。著名的【大卫战胜歌利亚】的传奇即来自于相关传说。

所以,巴勒斯坦(Palestine)这个名字,其实来自于非力士人(Philistines)。但非力士人后来也消失了,我们知道这个民族的存在和相关事迹,也主要通过《圣经·旧约》。

再然后,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耶稣的诞生和被罗马人杀死的典故。罗马人毁灭了犹太人的国家,将犹太人驱赶往世界各地。后来就有了我们熟悉的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等事情。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一直在筹划复国这个理想,虽然有很多目的地,最终还是选择了他们经典里的故乡——巴勒斯坦。

而犹太人离开巴勒斯坦以后,许多民族又先后进入那里,其中包括阿拉伯人,最终定居下来的,也是阿拉伯人。

世界进入近代以后,巴勒斯坦先是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并不是一个民族,只是宗教相同而已),后来被又被英国统治。

二战结束时,英国决定放弃在中东的殖民统治。而这个时候一般通行的原则叫做【民族自决】,也就是让殖民地上的各民族各自建立自己的国家。

所以,生活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要建立自己的国家——就是【以色列】。生活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也要建立自己的国家——就是【巴勒斯坦】。

所以,以色列,是犹太人要建立的国家的名词,是一个抽象概念,类似于我们国家的汉、唐等。

所以,巴勒斯坦最早不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名字,是一块土地的名字,类似于中原。

今天的【巴勒斯坦国】,是生活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要建立的国家。正如生活在约旦的阿拉伯人建立了【约旦王国】,在叙利亚的阿拉伯人建立了【叙利亚阿拉伯共和国】等。

所以,到底属于谁呢?

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吧。

但一般来说,国际通行的标准包括历史、现状和国际条约。

也就是说,历史上属于谁,有价值,是一种参照标准,但不是绝对标准;

现状反而会更重要,但也可以改变。

而国际条约是指,从17-18世纪,开始有国际法以来,各国相关条约所决定的条款与精神。

2 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到底为什么仇那么深?

这件事还真的非常遗憾。

其实犹太人与阿拉伯人非常接近。在人种上,他们都属于闪米特人种(人种这个概念因为不太政治正确,现在不多提了)。

很正常,因为他们都是自古就生活在中东的民族。

上图为巴勒斯坦裔的约旦王后拉尼娅,下图为曾效力于广州富力的以色列球星扎哈维

或者说,在近代,欧洲有一种歧视中东人的思想,叫做【反闪米特主义】,是不分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正如最早反【黄祸】的时候,是不分中国人和日本人的。

从文化上来说,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有一个称呼,叫做亚伯拉罕诸教,或者叫做闪米特一神教。

也就是说,这三教有不少共同之处,这是就不展开细说了。

总之,犹太人,可以说自己是亚伯拉罕(圣经里的人物,人类主要的始祖)的子孙,亚伯拉罕在伊斯兰文化里,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易卜拉欣,同一个人。

而摩西,在伊斯兰文化里也有一个名字,叫做穆萨。

所以,他们文化相似之处甚多。

而历史上,阿拉伯人进入巴勒斯坦的时候,那里的犹太人已经很少,后来阿拉伯人的主要对手包括东罗马人、波斯人、蒙古人、突厥人、西欧十字军等,也没有犹太人什么事。

历史主要迫害犹太人的,最有名的是纳粹德国,再以前还有沙俄(所以犹太银行家在日俄战争中支持日本)、西班牙、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等。并不包括阿拉伯人。

问题主要出在20世纪以后。犹太人大量从世界各地回到巴勒斯坦。

但当时其实也不存在阿拉伯人允许不允许犹太人回来,统治巴勒斯坦的是英国人。

阿拉伯人最多涉及:犹太人来买房(应该是买地),要不要卖给他们。

二战以后,英国开始放弃对巴勒斯坦的统治……这个时候,就面临“一块土地,两个民族要建立国家”的问题。

这个时候,阿拉伯人是拒绝让犹太人建立自己国家,双方针对平民的冲突不断。

1947年,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叫做独立战争或建国战争),多个阿拉伯国家围攻以色列,最终大败,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全境。几十万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失去家园,沦为难民。

阿拉伯人被这个事件叫做“大灾变”(浓厚的日本动漫味)。

从此,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国陆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中东战争和无数小冲突小战争。

死的人当然越来越多,仇恨越积越深。

3 以色列为什么不让巴勒斯坦建国?

联合国在1947年对巴勒斯坦问题有一个方案,叫做【两国方案】,这也是现在国际社会调停表态的一个通行原则。

就是一个地方建立两个国家,犹太人建立犹太人的国家以色列;阿拉伯人建立阿拉伯人的国家巴勒斯坦。

一开始,拒绝两国方案的是阿拉伯人。他们的政策是一国方案,就是建立一个阿拉伯人的国家,但可以允许犹太人居住在里面。

在2011年,时任巴勒斯坦总统的阿巴斯,承认阿拉伯国家在1947年拒绝联合国的巴勒斯坦分割方案是一个错误,希望可以加以纠正。

说明了,当时历史是可以有一个更好的走向,但走错了。

这是最早的,巴勒斯坦土地上犹太人国家和阿拉伯人国家的建国设想,绿色是犹太人国家,黄色是阿拉伯人国家,白色是国际共管的圣城耶路撒冷

所以,一开始,是阿拉伯人不让以色列建国。当然,以色列打赢以后,就不让阿拉伯人建国了。

直到1970年代。

如果我们成长于1990年代,会对新闻里长期存在的一个高频词汇——【土地换和平】印象深刻。

什么是【土地换和平】?随着中东战争不断进行,尽管以色列在军事上还拥有较大优势,但年年打仗也是很难受的。而阿拉伯诸国也逐渐意识到,要消灭以色列,是不可能的。

197年,率领埃及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和以色列打成均势的民族英雄,总统萨达特,率先向以色列伸出橄榄枝。埃及也是第一个和以色列关系和解的阿拉伯国家。

1978年,以色列总理贝京(左一)和埃及总统萨达特(右一)因为对中东和平的贡献获诺贝尔和平奖,后萨达特因此被刺杀。

其他阿拉伯国家也逐渐松动,基础就是重新回到【两国方案】。

那么让阿拉伯人建立巴勒斯坦国,但土地都被以色列占领了,怎么办?以色列退出部分占领土地,给巴勒斯坦建国,这就是土地换和平。

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因为对中东和平的贡献,一同获得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

这个原则,基本被全球认可。以色列政府确立以后,也还算是历届政府的主流政策(当然极右翼反对)。

巴勒斯坦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也已建立起来,目前是联合国成员,被国际社会普遍承认。

但是,到底这个国家要建立成什么样子?双方在无数细节上存在分歧。

比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规定,自己的首都都是耶路撒冷(目前被以色列完全控制)。这就是很奇怪了,一个城市,怎么能成为两个主权国家。

比如以色列要把土地给阿拉伯人,但这些土地上已经有无数的犹太人定居点,怎么办?

具体这个山口,那个水井,这个险要位置,归谁?

全是分歧。

想想我们现在小区里争个车位都成那样(当然不好完全这么比)。

所以,以色列不让巴勒斯坦人建国,目前也不完全是事实,但以色列确实不让巴勒斯坦人建立他们希望的国家。

4 这次冲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这个时候就可以说道直接原因了。目前,巴勒斯坦的居民地和犹太人的居民点属于犬牙交错的状态。

巴勒斯坦国目前的形势图,红色部分是被巴勒斯坦人控制的区域,斜杆部分是他们认为应有的国土但被以色列所控制

即使有各种隔离设施,但双方发生各种冲突,是在所难免的。

西岸的一处分割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区域的隔离墙

一旦出现人命伤亡,犹太人可能就会召唤以色列军警来镇压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就可以召唤哈马斯来袭击犹太人,或者干脆自己就变成武装。

所以,表面理由千奇百怪,背后只要双方的实权力量不克制,就会打起来。

5 巴勒斯坦国现在是什么状态?

在土地换和平下成立的巴勒斯坦国分为两块,一块是完整的,叫做加沙,一块是零碎的,叫做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也在约旦河西岸。

加沙地区

约旦河西岸,绿色为巴勒斯坦控制区,红色为以色列控制区

而巴勒斯坦的实权力量也分为两块,一块是著名的法塔赫,也就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也是国际公认的巴勒斯坦合法政府;一块是同样有名的哈马斯,属于激进的反以色列反西方力量,目前控制加沙。

所以,巴勒斯坦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其实是相当不完整的。

而目前法塔赫作为合法政府,因为各种廉洁、效率上的争议指责不断(详情可以搜索阿拉法特财富问题等),导致越来越多的民意偏向哈马斯。

温和力量被更激进的力量所取代(以色列也一样),给未来带来更多变数。

6 双方的军事实力差距?

顺着上面说,正因为巴勒斯坦是一个不完整的主权国家。所以也不会有完整的海陆空三军。无论是法塔赫还是哈马斯,都只能认为是准军事组织,只有一些土武器和轻武器。

但另一方面,因为这种长期兵民不分,所以也可以说巴勒斯坦是全民兼兵,随意可以和以色列爆发各种武装冲突。

另一方面,以色列国防军可以说是二战以后全球实战经验最丰富、打胜仗,打经典的现代化战争最多的武装力量之一。

以色列还拥有核武器。

最重要的是,和巴勒斯坦一样,以色列也可以说是全民兼兵。大部分成年犹太人都要强制服兵役。以色列国防军现役部队大概为16、17万人。经动员可迅速增加预备役50万人使武装力量总数达到70万人。

短期内,以色列对诸多阿拉伯国家还是拥有绝对军事优势。

上下两图为本次冲突中大出风头的以色列的“铁穹防空系统”与哈马斯的卡桑火箭

更重要的是,以色列是全球唯一女性也要强制服兵役的国家。

这次冲突有一个逸话,就是扮演神奇女侠的盖尔加朵,发了带有支持以色列色彩的推特。很多人对她进行了指责。

盖尔加朵是以色列人,是以色列小姐,也是以色列国防军的后备役军人。

而扮演漫威旗下惊奇队长的美国演员布丽·拉尔森已经拉黑了盖尔加朵。

有人开玩笑说布丽·拉尔森和盖尔加朵就是很典型的欧美左翼和右翼的长相,不是说赞同,就觉得还……挺好笑的

我对此,不知作何评价。

全球化时代,以后类似的事情会越来越多。可能会发生《进击的巨人》里面调查兵团的声优互相拉黑之类的事吧。

PS:前天有个前同事和我说,她有一次给我的文章点了在看,被自己的一个女同事拉黑,然后双方后来要靠豆瓣邮件联系。

都不容易啊。

7 全球化以来,巴以的百姓社交吗、通婚吗?

继续顺着上面说。以色列全民兼兵,但有部分人不需要强制服役(可以自愿)。

那就是阿拉伯裔以色列人。

以色列虽然是一个非常强烈的单一民族国家,但其实全国大概有20%的公民是阿拉伯人。

说起来,很多很多年前我有一个外教老师就是以色列国籍的阿拉伯人,我当时不能理解竟然可以这样。可惜没找他好好聊聊。

理论上,阿拉伯人享有的各种公民权,但普遍认为也存在对他们的各种歧视,我没有体验过,不好说。

另外,2018年,以色列通过了一项方案,规定:以色列国的民族自决权,仅限于犹太人。

也就是说,以色列国籍的阿拉伯人,在法律上不可以发起一个公投,来宣布某地从以色列独立。

另外,其实在约旦河西岸,正因为双方定居点混合在一起。所以每天有大量的阿拉伯人要到以色列控制区域上班。

所以,一方面,外面在打仗,另一方面,大家有时候还要做同事。

这是就是我们不熟悉的生活。

对于阿拉伯人来说,以色列控制区提供的是更好工作,高薪、安全等。但另一方面,也有人指责,这是犹太人在剥削阿拉伯人。

国际新闻作者刘怡老师,曾几次去过中东,他体验过以色列针对阿拉伯人漫长而繁杂的日常安检。按他的说法,可以感受到阿拉伯人的愤懑,绝望与羞辱。

另外,刘怡老师还和我聊过一件事,在加沙地区,年轻人如果遇到青春中的烦恼,比如甚至和父母吵架,他选择的方式就是找哈马斯,然后向以色列士兵扔石头之类,然后被击毙。

这也是一种地球另一个角落里的,一种生活。

8 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的身份吗?

以色列一开始是遭遇了几乎所有阿拉伯国家乃至伊斯兰世界的集体敌视和抵制。

但从埃及开始,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国家都承认了以色列或与其和平相处。2020年,以色列先后与阿联酋、巴林、摩洛哥、苏丹等阿拉伯国建交。

都建交了,当然就承认以色列的身份。

目前来说,较敌视以色列的是伊朗,但实际上伊斯兰革命以前,伊朗和以色列关系不错。

伊朗历史上,建立波斯帝国的居鲁士大帝,是犹太人的大恩人,这点被以色列人普遍承认。另外,土耳其和以色列关系也还可以。

阿拉伯、伊斯兰等概念,挺复杂。

9 搞成这样是不是英美的阴谋?

这事不太好这么说。

首先,英国人在早期和阿拉伯人关系更好。

因为,20世纪初,中东有英国和土耳其奥斯曼两大势力,而土耳其在当时是比较亲德的。所以英国和土耳其一直对立。而阿拉伯人当时是被土耳其统治。

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反映英国和阿拉伯人关系的《阿拉伯的劳伦斯》

所以,当时的大趋势一直是英国人联手阿拉伯人打击土耳其人。

而二战以后,犹太人去巴勒斯坦建国,虽然很早期英国人有一点支持,但后来就不支持了。主要是受到苏联的支持。大量的犹太人和领袖,都是从东欧过去的。第一次中东战争的时候,以色列通过捷克等获得了不少武器。

美国当然也是支持犹太人的,美国19、20世纪的很长时间里,经常和英国既联手又对立。因为美国一直主张各殖民地国家独立,打击的当然是英国。

所以,英国是阿拉伯人的老盟友,当时阿拉伯人的军队都是英国人训练出来的。一开始英国更倾向于反对犹太人建国。犹太人各种斗争的对象,早期都是英国人。他们的手段其实和今天的哈马斯也差不多,对英国驻军和殖民机构发起各种恐怖袭击。

这也是英国人觉得心累想走的原因。

但后来,从第二次中东战争结束,英法基本退出中东北非,美苏分别进入。形成苏联支持阿拉伯国家,美国支持以色列的态势。

但是欧洲的立场一直也是摇摆不定的。比如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时候,西欧诸国都倾向阿拉伯国家。

另外很多伊斯兰国家和美国的关系也很好。比如埃及、沙特、土耳其、巴基斯坦及伊斯兰革命以前的伊朗等。甚至今天巴勒斯坦的法塔赫,有大量的援助资金,也来自美国。

当然,美国最不喜欢的国家和组织包括哈马斯、叙利亚、伊斯兰革命以后的伊朗等。

所以,历史挺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最后,从英国人的角度来说,他们在全世界各地退出殖民地,原则基本主要是前面反复说的民族自决,比如印巴分治,比如马来人建立马来西亚,华人建立新加坡等等。

同时,从实践来看,和平的前英国殖民地,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之类,对英国的利益比较好;战乱的前英国殖民地不利于英国。

所以说英国就是想让这些国家打仗,我认为其实没什么道理。

另外,这些地方,历史上一直在打仗,没英国人的时候在打,英国人来了,也打,但没那么厉害,英国人走了继续打。乃至1950年代以后,英国人全球大撤退,到处降米字旗,滚得都不知道哪儿蛋去了。

我想说的是,英国人也是人,也会有很多错误的想法,比如乱分边界之类,但英国人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大能。

事情就是好不了,没那么多阴谋。

最后,谈几点感想。

首先我个人对巴以双方没有绝对的道德偏向。我认为无论阿拉伯人还是以色列,都是既成事实的存在,现在也不可能完全消灭一方。

讽刺以色列的漫画

同时,我对双方的受害平民都很同情。我只去过一次中东,人生中见过不多的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印象都还可以。没有觉得谁就是天然屠夫、刽子手、恐怖分子等。

以色列是中东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1950年),虽然后来关系很长时间没有更近一步,但1992年也建交了。

巴勒斯坦1988年与中国建交。

中国在过去,一直的立场是支持阿拉伯人民的解放运动,所以不和以色列发展官方关系。但同时也有一个调子,不否定犹太民族的平等权利,并承认以色列的客观存在。

建交以后,应该说中以、中巴关系都很好。

中国政府在中东问题上,目前也是坚持和平解决,两国方案立场。我觉得没什么问题。

过去,中国老百姓,一直基于一种同情弱者的朴素心态,压倒性地同情巴勒斯坦人。这些年,民间的立场也有很多变化。

有些人支持以色列,因为反对某种宗教,有些人支持巴勒斯坦,因为反犹立场,认为世界不好都是犹太人造成的。

这些民间思潮,也挺值得玩味的。

其次,没必要因为挫折去否认人类历史的进步。

从1950年代以来,几次大的中东战争,都是几个国家的总体战争,到今天缩减为小规模冲突,到以色列也和越来越多阿拉伯国家实现和解。

哪怕恐怖主义和针对平民的暴力袭击,也比不上1970、1980年代的各种高潮。

电影《慕尼黑》,1972年巴勒斯坦武装组织黑色九月袭击参加奥运会的以色列代表团导致该代表团11人全部身亡

现在虽然不好,总比过去好。

即使不能很快变好,至少不要重复历史上那些最糟的状态。

第三,我当然不认为用爱可以发电。但也不要总是咬定【强权即公理】。有些标准还是客观存在的。

总之,如果【只认强权,只有强权】,那就不会有公理。但如果人类根本就没有公理,强权来强权去,最后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呢?

这应该是一个辩证法。

最后,虽然东亚国家之间也有一些问题,乃至互相讨厌。所谓网络上,中韩友好靠日本,中日友好靠韩国。

但三国有巨大的经济文化往来,大量人员可以互相移居,旅行等,这份和平与繁荣来之不易,值得珍惜。

上一篇:足球小问答,资深球迷请回答(第一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