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山潜口的前天,我应胡希龙大师的邀请,为太极书院书写几个牌匾招牌。这次,我改变以往的楷书书写风格,尝试使用行楷体来书写“仙鹤太极馆”和“仙鹤太极书院”。然,我从小跟随著名的榜书大师唐玉润先生学习书法,他在河南的榜书艺术享有盛名。在唐老的指导下,我十一二岁就开始了匾额书法的探索和书写,至今仍乐此不疲。因为,门面文化一直受到高度重视,门面被视为建筑的脸面,而匾额在宫廷园林、亭台楼阁、商铺民居中触目可见。它融书法艺术、诗文典故、习俗风尚、制作工艺等于一体,端庄厚重、雅俗共赏。它被誉为“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是城市历史底蕴、文化特色与审美意趣的具象表现,不仅是店面文化符号和名片,更是一个城市的记忆和历史。
?
在我心中,匾额书法首先要满足醒目易认、长久不衰的功能要求,还要满足审美的、心理的、伦理的要求。书法要大而粗,饱满填密,黑多白少,具有巨大的视觉冲击力。这样的书法才会醒目而利于远观,在高大建筑物的映衬下更显宏大。同时,书法也要严整端稳,有十分明显的秩序性和严肃性。这不同于文人士大夫书斋里的自娱雅玩之作,更强调“稳实而利民用”的明确而实用的目的。此时书者主体精神和个性的张扬必须以符合环境美学要求为前提,以烘托出使用者所要表达的庄重典雅、正大堂皇的气氛。故,环境的变化对字体、书风、创作方法及审美观念的影响是巨大的。只有当书法与环境亲和无间,匾额大字书法才能获得无穷的魅力和永恒的生命力。
这次在黄山潜口的书写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匾额书法的魅力和价值。它不仅仅是文字和书法的结合,更是文化和历史的传承。我希望更多的人能欣赏并尊重这门古老的艺术,让匾额书法在新的时代里继续发扬光大。
?